红绒网

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案逐字稿: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堂实录

发布于:2025-03-29 阅读:719

《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》课堂实录

一、课程导入(约5分钟)

教师活动

1、回顾旧知

- 师: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,请大家回忆一下椭圆的定义是什么?

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案逐字稿: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堂实录-红绒网

- 生: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\(F_1\) 、\(F_2\)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(大于 \(|F_1F_2|\))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。

- 师:很好!椭圆的标准方程又是什么呢?请一位同学来回答。

- 生:\(\frac{x^2}{a^2} + \frac{y^2}{b^2} = 1 (a > b > 0)\) 或者 \(\frac{y^2}{a^2} + \frac{x^2}{b^2} = 1 (a > b > 0)\)。

2、引入新课

- 师:大家思考一下,如果把椭圆定义中的“距离之和”改为“距离之差”,会得到什么曲线呢?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双曲线。(板书课题: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)

二、知识讲解(约30分钟)

双曲线的定义(约10分钟)

教师引导

- 师:我们通过类比椭圆的定义来探究双曲线的定义,在平面内,如果一个动点 \(M\) 到两个定点 \(F_1\) 、\(F_2\)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(小于 \(|F_1F_2|\)),且不等于零,那么这个动点 \(M\) 的轨迹就叫做双曲线,大家能理解这个定义吗?

- 生:大概能理解,就是距离之差是固定的。

- 师:那这里的两个定点 \(F_1\) 、\(F_2\) 我们称它们为双曲线的焦点,用 \(c\) 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一半,也就是 \(c = |F_1F_2|/2\),而这个常数我们通常用 \(2a\) 来表示,且 \(0 < a < c\),现在大家再思考一下,为什么强调这个常数必须小于 \(|F_1F_2|\) 呢?

- 生:如果等于或大于 \(|F_1F_2|\),那就不符合动点轨迹的要求了,因为距离之差不可能超过两焦点间的距离。

- 师:非常正确!所以双曲线的定义中这个条件很重要,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双曲线的定义。

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(约20分钟)

建立坐标系

- 师:为了更好地研究双曲线的性质和方程,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坐标系,我们以过两个焦点 \(F_1\) 、\(F_2\) 的直线为 \(x\) 轴,线段 \(F_1F_2\) 的垂直平分线为 \(y\) 轴,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,设 \(M(x, y)\) 是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。

根据定义列式

- 师:根据双曲线的定义,我们有 \(|MF_1| - |MF_2| = ±2a\),那么如何用坐标来表示这个关系呢?

- 生:可以用两点间距离公式,\(|MF_1|=\sqrt{(x + c)^2 + y^2}\),\(|MF_2|=\sqrt{(x - c)^2 + y^2}\)。

- 师:非常好!将这两个距离代入定义式中,我们得到 \(\sqrt{(x + c)^2 + y^2} - \sqrt{(x - c)^2 + y^2} = ±2a\),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个等式进行化简,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,大家可以先自己尝试化简一下。

(学生们开始动手化简)

化简过程

- 师:(巡视后,请一名学生上台写出关键步骤)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化简的。

- 生:首先移项,将一个平方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,然后两边平方,消去平方根,再整理合并同类项,最后再两边平方一次,就得到了 \(\frac{x^2}{a^2} - \frac{y^2}{b^2} = 1\),\(b^2 = c^2 - a^2\),且 \(a > 0,b > 0\)。

- 师:非常棒!这位同学的化简过程很清晰准确,这个就是我们要求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,它表示焦点在 \(x\) 轴上的双曲线,如果是焦点在 \(y\) 轴上的双曲线,其标准方程会是怎样的呢?

- 生:\(\frac{y^2}{a^2} - \frac{x^2}{b^2} = 1 (a > 0, b > 0)\)。

- 师:对的!大家要把这两种形式都记住。

例题讲解(约15分钟)

例题展示

- 师:现在我们来看一道例题,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\(F_1(-5, 0)\) 和 \(F_2(5, 0)\),且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\(P\) 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 \(8\),求这个双曲线的标准方程。

- 师:我们先分析一下题目给了我们哪些信息?(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)

- 生:已知焦点坐标,可以求出 \(c = 5\);还知道 \(|PF_1| - |PF_2| = ±8\),也就是 \(2a = 8\),\(a = 4\)。

- 师:很好!那接下来怎么做呢?

- 生:利用 \(b^2 = c^2 - a^2\) 来求 \(b^2\),然后就可以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了。

- 师:请你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吧。

(请学生板演解题过程)

规范解答

- 解:由题意可知,\(c = 5\),\(2a = 8\),则 \(a = 4\)。

- 因为 \(b^2 = c^2 - a^2 = 5^2 - 4^2 = 9\),

-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\(\frac{x^2}{16} - \frac{y^2}{9} = 1\)。

- 师:大家看他写的解答过程是否正确?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?

- 生:(提出一些小问题,如步骤书写的规范性等)

- 师:这位同学整体思路很清晰,但在书写步骤时要注意规范性,比如每一步的推导要详细写出来,避免跳步,现在大家对这道题应该都掌握了吧?

三、课堂小结(约10分钟)

教师总结

- 师:今天我们学习了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,双曲线是在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\(F_1\) 、\(F_2\)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(小于 \(|F_1F_2|\))的点的轨迹,它的标准方程有两种形式,分别是 \(\frac{x^2}{a^2} - \frac{y^2}{b^2} = 1 (a > 0, b > 0)\)(焦点在 \(x\) 轴上)和 \(\frac{y^2}{a^2} - \frac{x^2}{b^2} = 1 (a > 0, b > 0)\)(焦点在 \(y\) 轴上),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给定的条件推导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,大家在课后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,巩固所学的知识。

提问反馈

- 师:同学们,对于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?

- 生:(提出一些疑问和想法,如对定义的理解、标准方程的应用等,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)

四、布置作业(约5分钟)

- 课本第XX页第X、X、X题,要求:认真完成,书写工整,注意解题规范,明天上课前交。

- 师:好,今天的课就到这里,下课!

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相关文章